《藏在这世间的美好》在线阅读试读|心里藏着阳光,世界便会明亮

时间: 发布:励志人生 浏览:

作者:鼹鼠的土豆

 

【一】| 心里藏着阳光,世界便会明亮|


  在我的人生成长中,我很相信吸引力法则,所谓的吸引力法则,就是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便会遇到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事儿。如果你是爱抱怨的人,你周围的人或者你的朋友圈,大多也都会是爱抱怨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你周围的人或者你的朋友圈,大部分也都会是积极向上的人;你抱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对待人和物,正能量便会越来越多地向你汇聚,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顺,最终达到你理想的巅峰!


   心里藏着阳光,世界便会明亮。在明亮的世界里,做个温暖而明媚的人。只要你带着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会发现世界到处蕴藏着点点滴滴的美好。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善于把握机会,只要你积极向上,这世界点点滴滴的美好,就会汇成一条“美好之河”,为你的人生开拓出一片自由而灿烂的天地。


   我这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你不辜负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绝不会辜负你的人生。
   在生活中,最近几年,总有人建议我把写的东西,汇聚成一个集子,但我觉得“都挣过了一次稿费,再出版一次多不好意思啊”,因此这件事便一直拖着,到了我这个年纪,孩子还小,父母正在衰老,想自己挑起来做个什么事,真是需要勇气。而我面临家庭(有了小孩,父亲身体不好)、事业的转折点,也陷入了迷茫。直到星爷(注:著名畅销书作家“特立独行的猫”,著有畅销书《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跟我说:“整理整理,看看自己以前是怎么想的,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有段旁白:“我们需要有新的视野,才能发现自己的需求,睁开你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更多可能性吗?你的新视野是不是给了你更多希望?这就是最初的目标,尽管不是每次都如此。”
   于是我开始整理之前写的东西,希望能找到自己新的方向。对于这些之前的东西,我经常看着看着就哭了,看着看着就笑了,看着看着就删掉了,看着看着就改得面目全非了。在整理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离开了工作七年的杂志社,换了新工作,以至于我现在都分不清是这本书让我成熟了,还是这些经历让我成熟了!


   辞职的时候,很多人劝我“都有不定期合同了,别走了,忍着吧”,“干了这么多年了,干脆在这儿养老得了”,“领了年终奖再走吧”……说没想过这些可能是假的,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尝试尝试新的可能,以看到更多这世间的美好与机遇。能做出这种决定,当然离不开IT男(注:我爱人)对我的支持,但就像我曾看过的一本书中写的那样:“沟通得越多不见得沟通得越好:我们知道沟通不足容易产生问题,然而,沟通过头也会制造问题。有时候过度沟通只是平白浪费时间。当两个人已经对一个问题沟通得十分透彻了,再继续讨论只会在原地打转,不会有任何进展。”他表达支持的方式永远都是说:“只要你自己愿意,我都行!”


   罗曼·罗兰说过:“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真正当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好在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读书、学习、积累资源,所以在换工作的时候,我竟然有种“出门遇到下雨,刚好我带了伞”的庆幸。也许,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体现吧。
   准备这本书的时候,有好几个朋友建议我过几年再做这本书,如果这本书做得不好,那以后可能就不再有机会。让我坚定地想好好地做好这本书、一定要出这本书的原因,是我想让我父亲在休养的时候能够看,让他在痛苦的时候,有件分散注意力的事,这可能是我唯一能帮他分担病痛的方式。


   在此,谨以这本书送给我的家人,希望他们都能生活安好、身体健康;对这么多年来对我不懈支持与鼓励的朋友,比如特立独行的猫,道一声真诚的“谢谢”,祝愿所有积极向上的人们,都能有一段美好如意的人生!

 

【二】| 你的选择,其实都是人生的巨变|


  我是一个特别不愿意通知同事离职的人,所以一般能留下的我就都留下了,但是经济形势不好,单位的岗位也没那么多空缺,所以注定四个实习生只能留下两个,有两个必须走。跟领导商量以后,留下了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给各媒体投稿、发表作品比较多的那个和大二就来了、实习时间比较长的这位实习生。上午跟那两个走的实习生谈离职的事,一个跟我说了自己的优势,在新媒体推广方面有点心得,我想了想,问了问朋友,他所在的公司正好有个新媒体推广的实习生职位,中午就推荐他去面试了,他下午说收拾东西明天直接到那边去实习,我叮嘱了他一些注意事项,送了他几本书,让他走了。
  而另一个公司准备让其离职的实习生,他的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先是跟我说,他家不是北京的,他没有关系可托;然后就是他刚实习没多久,还没什么经验,做不了别的工作;同时,他马上就写毕业论文了,没时间找工作;而且,他也没发表过什么作品,出去找工作没有竞争力;还有,他学校不好,别的单位不给机会;最后,他父母都是普通人,他不是富二代,不能没有工作。


  他痛心疾首地说半天,最终总结是我让谁走,也不能让他走,他多无助,多无奈啊!我就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跟我说,我留下他,他去单位宿舍住、然后开始在北京打拼。我以为他误会了,我说我没有留下你的打算。他说他没想过我不留下他,他都这么可怜了,我怎么能不留下他?我当时着实惊讶了一下,说你早怎么没找找实习的地方?他说他一直好好学习来着;他说他们宿舍都打游戏,学习氛围不好……我说销售那边也缺人,要不我推荐你过去试试,他说他学中文的,干不了销售。我只好说我们现在没有职位空缺,有了我再通知你。


  我小时候,小学离我家很远,我们班有个女孩他爸爸开车送她,她老是比我早到,老师老夸她,我就特别希望我也能早到。我跟我爸说让他送我,他不愿意。我让我妈搬家到学校附近,我妈也不愿意。我就特沮丧,我爷爷就说:“爷爷教你,路远就早点出门。”从那时起,我每次都会提前出门,果然次次都在那女孩前面到学校。后来很多时候,当我陷入被动局面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件事。我语文成绩不好,我就多读书。我上的学校不好,我就早点开始实习。我没关系,我就在工作上表现出色。用我自己的努力,来弥补与别人的先天差距。


  留下的那两个实习生里面,大二就来的那个也是男孩,他只是在暑假大家都打游戏的时候,决定每周用三个半天的时间,来实习而已,就是一个半天只赚得几十块的实习,我通知他入职的时候,他很高兴,说其实当年来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可以试试而已。下午他给我发了这样一段话:

  有本书上说,当你老了,回顾一生,你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巨变,其实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三】| 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小聚,聊天的时候有人说道:“如果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找到相契合的伴侣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其实这不是第一个说这话的朋友,之前跟一位前辈聊天的时候,前辈也说,人为什么会成长?是因为思考,思考是件很微妙的事,知识不够思考得不够清楚,可是阅历不够思考得又不够透彻。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思考的时候就可以借别人的经历思考自己的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写东西更是一个思考、想明白事情的过程。
  很久以前,有段时间我不怎么读书,各种新鲜的事物诱惑着我,每天我都被这些五光十色的人和物所吸引。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我的一位长辈劝告我,读书吧,读书能让你静下来,心静了你才能空出心思来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想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是我们的心不静。石康说,阅读使人机会于较远处看世界,当然它并不妨碍你投入世俗生活。从此以后,即使你比别人投入,也会下意识地知道自己身处哪一块微小的部分,以此全
  而清晰地看待你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总体来讲,阅读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而你却多了一个对付孤独的手段——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待着。


  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有位睿智而善良的老师,他在我年轻的时候总是提醒我,你如果能比别人先想明白,先努力,你的路就顺遂,就少摔跟头。你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努力和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努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二十岁的时候你做错了,你年轻,人家有借口宽容你,三十岁的时候还能找什么借口?你二十岁的时候熬夜加班一个晚上,第二天依然生龙活虎地工作,可三十岁的时候,你还有这个精力吗?清楚地认清自己,我是谁?我有什么?我想要什么?不要跟别人比,你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家境,将心思花在攀比上没有意义。想明白你想要什么,自己的底线是什么,怎么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越早想明白这些,你就越有机会实现你的理想。年轻的时候,你的父母健康,家庭要你负担的东西很少,你的时间和精力多,你更容易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当你将过而立之年时,事情就会越来越艰难


  曾经兼职过的一位公司的副董事长总是去墓地,他说通过那些墓志铭能了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枯萎的,可以琢磨出那些安静地睡在苍茫大地中的人们有什么得失……当你看完他们再反思自己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该珍惜什么。我喜欢爬山,每次有困惑的时候我都去爬山,一边爬一边想,山中安静而清新,身体在重复的运动中放松,在山顶树林中思考出答案。


  下午的时候跟远方的朋友谈论生活中的琐事,他说她最近读的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话,诚如佛陀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莲花生大士进一步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式,看一看你现在的状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


  这让我想到了有一年去绵山寺,求签的时候老师说,你想要命运善待你,你就要先想好如何对待生命。通过这些年的成长,我发现,确实如此。

《藏在这世间的美好》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