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掉的阶层烙印

时间: 发布:励志人生 浏览:
 
1
 

 

清华老师专门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现象: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时下网络上的很多书籍和文章,也在讨论同样的问题,还有研究得到过如下的结论:

 

中产及以上的家庭,因为父母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较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更加有方向、有力度,也比较容易将孩子送入好的大学。

 

而城市中的贫困家庭,以及很多农村家庭,因为父母自身的水平局限性,和家中资源的匮乏,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帮助。如果孩子想考上好大学,需要自己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考入名校更是难上加难。

 

但我想说,这并非就意味着寒门学子就再也无法成为名校的一员。大学为了促进学生的社会阶层多元化,也为了增加社会阶层流动性,会有意识地提高农村学生的比例。

 

比如,北大会在其“筑梦计划”、“博雅计划”、自主招生等录取中,对农村考生进行政策倾斜,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助学金和部分生活学习用品。2015年,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是19.14%,已经实现逐年连续增长。

 

2016年,北大、清华、人大等9所在京重点大学,继续针对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考生可得到清华大学最高降分60分的录取资格,而获取北大入选资格的考生,可获得的最高优惠条件,是录取分数线降至当地一本线。

 

尽管家庭资源较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每一年高考后的录取情况表明,仍有寒门子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优异成绩,博得名校青睐。

 

 
2
 

 

虽然进入名校,阶层烙印也很难真正除去

 

寒门学子的喜与忧,以及他们与城市同学的差别,从进校之初就开始凸显了。而这些差别,都逃不开四个字——“阶层烙印”。

 

我们看一个孩子的故事就知道了。

 

他叫做小A,从中国某国家级贫困县考到了清华大学,这是受益于2012年国家出的一项“专项计划,即为了增加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2012年 起,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每年专门安排一万名招生名额给特困地区。

 

除了给予一定的助学金,学校还为了让小A这样的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为他们安排了“双导师”制,以及与著名校友“结对子”等,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

 

尽管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但小A还是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天,就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

 

◆   1. 学习:第一堂课就听不懂

 

刚刚住进宿舍,小A就和三个室友做了自我介绍,他们当中有两个是保送上的清华,一个是某省的第二名。三人都来自城市家庭,且父母都有大学学历。

 

而小A的父母,都是小学学历,父母从未在学习上辅导过他,更别说培养过他什么才艺,或带他去别的地方看看。

 

兴奋劲还没过去,在清华的第一堂专业课就把他打入了低谷。因为他完全听不懂,可是其他同学们似乎都能接受。

 

他也不敢去找老师请教问题,害怕老师说他笨,只能自己吃力地啃书。可尽管这样,还是赶不上别人的进度。

 

其实,在学校不敢寻求帮助,通常是小A这样的学生几乎都有的问题。

 

进入高手云集的名校,他们的内心本来就是有忐忑的,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归因于自己的水平差、智商低,而非城乡间客观存在的教育水平差距,所以鲜有敢于去寻求帮助的人。觉得老师给自己打分较低时,也不敢去找老师申诉。

 

当然,他身旁也有对成绩不满意的城市同学。这些同学不会像小A那样怯生生地自责,他们会直接去找教授,和教授对质分数是不是给低了。

 

有研究表明:

 

中产阶级父母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学会与成年人平等对话,遇到问题也允许孩子质疑权威。

 

而工人阶级以及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服从权威,不被允许质疑权力。面对权威时,发展出一种“局促感”,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被动而怯懦地接受权威。

清华大学

◆   2. 知识面窄,深受城市文化冲击

 

同学们的闲聊他总是插不上嘴,因为好多名词他都是头一回听说,更别说那些外国的明星和球队。小A高中住校,在校只顾闷头学习,假期回家也只能干农活,家中没有电脑网络,城市的同龄人的娱乐生活,他几乎一点也没有体验过。

 

大城市的同学们谈起国外政治来头头是道,他们读过的课外书更是五花八门,上课回答问题能够旁征博引,与老师侃侃而谈,知识面非常丰富。

 

他们还能轻松地与外国人对话,英语流利自如。还有同学的高中就开了关于领导力、团队合作的课程,他们完成起小组活动来,往往游刃有余,高效完善。

 

而小A只读过高中时学校图书馆的一些久未更新的书,更没有出去旅行过。在完成小组活动时,他总是被指挥的那个人,也很少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同学们闲聊或者讨论问题时,他看着这些同辈洋溢的热情,愈发沉默。

 

“知识面较窄、阅历较少,初入城市时会遭遇城市文化冲击,以及与城市同龄人的'知识鸿沟'、社交能力有限”,这也是名校中的寒门子弟刚开始会遇到的问题。

 

小A从小敏感、胆小,遇到集体活动,他总是个不错的执行者,却很少自告奋勇担任领导职责。

 

 

 

◆   3. 物质生活匮乏,引发连锁反应

 

虽然学校已经为他减免了部分学费、住宿费等在校费用,但父母一年只有几千块的收入,实在给不了他多少生活费。

 

他的口袋总是空空。每逢周末同学聚餐、班级活动,小A只能找借口不去,因为聚一次会的,要花掉他一周的餐费。

 

每个暑假,别的同学要么回家,要么在新东方上雅思托福班,或者出国参加夏令营,而小A都选择留在学校。一边做兼职,一边参加学习暑期课程,或寻找对未来有用的实习。出国留学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托福雅思的风,他也没有能力去跟。

 

钱包的寒酸,还让这个正处于青春年华的男孩子不敢恋爱。

 

在北京买房安家更是不敢细想的事情。

 

物质的贫乏,和沉重的家庭责任,让小A的未来,缺失了很多可能性。

 

因为家里,结交的亲戚朋友也都是和自己家差不多的。没有什么高层次的朋友圈,也缺少必要的社会化训练,社交技能也比很多同龄人差。

 

去公司面试,小A都怯生生的,说话极不自信,立刻被自信大方的竞争者比了下去。

 

◆   4. 毕业之际,求职维艰

 

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的主流选择都有几种:保研、出国、工作,少数人会创业或做出其他选择。

 

那些家境好的同学,可以无所畏惧地去学英语,考托福、雅思、GRE,申请国外大学,去异国深造和历练。

 

即使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往往更加自信、勇敢,面试时能够侃侃而谈、自如发挥。他们的谈吐、专业化素养和社交能力都比小A强。

 

存在这种情况,原因在于:

 

中产家庭的父母,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帮助孩子从小形成一种工作规范和职业素养,让他们认识职场和社会,获得必要的社会化训练。

 

而小A从小只能看着父母种地、卖粮,几乎没有什么职场熏陶,对于商业社会的理解,远不如同学深刻。临近毕业时,他还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求职进程总是卡在面试这一关。

 

曾有HR曾委婉地提醒他,着装应该规范整洁。而那天小A穿的,只是用几十块从网上买来的西装外套,脚上依然是穿了很久的运动鞋。

 

为了面试顺利,他还利用兼职赚到的几百块钱,咬咬牙为自己买了“从小到大最贵的一套衣服”。他穿着这身西装,站在呼啸的地铁上,在烈日下的北京城穿梭无数次,经过数个日夜的准备,最后终于拿到了一份满意的offer。

 

他在日记里写着:

 

“毕业于清华,我似乎依然不是精英。一个穷学生考到了重点大学,可以提升的是成绩和能力,但终究抹不掉的,是已经深深刻在我身上的阶层烙印。我从未轻松过,我也知道,自己真正成为精英的路,注定比别人艰难,比别人长。”

 

小A的故事讲完了,他其实和千千万万从农村和贫困地区出来的学生一样,来到了一个优秀的学校,和更优秀的同辈一起接受锻造。

 

 

 

3
 

 

现实残酷,但寒门学子依然要努力

 

如果我们越来越多地质疑,“读大学有什么用?读好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和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艰辛找工作,重点大学学生有的是给初中生老板打工的人”。社会也越来越对寒门子弟考入名校不抱希望,但我不得不说:

 

对于出身贫苦的寒门子弟,拼搏一把进入名校,更是最简洁、直接改变命运的途径。

 

而进入一所好大学,会给你很多长期的优秀社会资源,也会让你的后代拥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丢掉“读书无用论”和对未来的忧虑,趁着有机会读书,请尽力去拿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吧。

 

注:小A的经历,为众多资料和采访人物整合而成,也参考了在国外名校读书的寒门子弟亲述的经历,力图描绘一个典型的在名校求学的寒门学生

 


作者简介:7080家长,由一群清华、北大毕业生建立,专为中国中产阶级家长建立的学习、交流圈。为读者提供教育领域最新的干货,不鸡汤、无废话、三观正。”来源:7080家长 ID:jiazhang7080